第三堂課:創藝共享【藝起來創作-那些 Openlab Taipei社群與空間的故事】
►第三堂課:創藝共享
主題 | 藝起來創作-那些 Openlab Taipei社群與空間的故事 主講 | 鄭鴻旗/Openlab Taipei 共同創辦人 時間 | 5/3(二)15:30-17:30 地點 |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藝術館405國際會議廳
....................................................................................................................................
【2015.3.22 Openlab.Taipei 社群成員 鄭鴻旗訪問】
....................................................................................................................................
【講者簡介】

►鄭鴻旗
自身從藝術的養成背景切入科技領域,長期關注著科技、設計與藝術的結合與發展,期待這些跨領域的結合,能夠有更多有趣的創作計畫產生。在研究的過程中遇見了自由和開放原始碼軟、硬體後,對背後的精神、文化與哲學著迷,2009 年與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 Openlab.Taipei 社群,並擔任志工投入 Floss + Art 的推廣,期望社群能夠持續茁壯並且形成在地的有機生態。
喜歡 Diy、Hack、Make、寫程式,透過親自動手做的方式完成創作,目前在工作之餘與社群成員一同經營位於寶藏巖國際藝術村的 Hackerspace / Makerspace ,並且發起聚會活動交流,一起動手學習製作東西,希望在網路之外能夠有更多實體的交流。也因為常舉辦社群活動與動手做計畫,近年被他人稱為 Maker 。
【團隊簡介】

►Openlab.Taipei 社群的開始是為了解決學習科技與藝術的問題。後來要學習和玩的東西越來越多,我們需要一個空間,所以就申請到了一個空間,這個空間一樣是為了解決我們學習與創作上面臨的問題,但是近幾年很多人稱這空間為 Hackerspace / Makerspace 。
聽說 Makerspace 在台灣很熱門,Maker 很多人在討論,政府也投入資源下去推廣。不管名稱是什麼?社群的大家一樣還是在解決自己所關心的問題,這次的分享就從那些 Openlab.Taipei 社群與空間的故事開始。
……
【故事的起源】
►這個故事不算太長,距離我們也不太遠,從 2008 年的玩趣工作坊說起,會是個很好的起點。那個夏天,自歐洲騎著 Fixed Gear 回台的李駿,帶著他裝滿了遊歷歐美 FLOSS+Art 經驗的郵差包,在這工作坊與我們相遇,播下美好的種子。一年後,這些冒出嫩綠的新芽開始想嘗試著做些什麼,渴望對於有關藝術與數位的關係,可以有更自由與多元的選項。
……
【自由隨性、居無定所,數位遊牧(digital nomad)】
►Openlab. Taipei 是選擇以開放程式碼和自由軟體為創作工具的藝術家聚集之地,而這空間並不一定有固定的狀態,它可能會發生在網路、IRC、咖啡廳、藝文空間、替代空間和工作室,同時也沒有時間的限制。我們在這裡推廣使用 FLOSS去 實踐、實驗和玩樂數位藝術創作的各種面向,並且驗證自由軟體與藝術的結合是數位藝術中一股重要的力量和趨勢。
……
【自由軟體(Free sofeware) 和開放碼源 (Open source) 到FLOSS】
►這些指的是程式發佈與使用是選擇採取自由免費使用,並且將軟體本身的程式碼打開的方式。這讓使用者可以直接研究它的程式碼、自由修改或擴充它們,使其成為適合於自己的軟體工具。
Free、libre、open source software ,簡稱為 FLOSS ,它是一個具有包容性的術語,因為一般的自由軟體(Free sofeware)和開放碼源(Open source)都描述了類似的程式語言發展模式,甚至有時這兩個層面會彼此交集,但是各自有不同的文化和哲學。自由軟體'的重點是它給使用者的哲學自由,而開放碼源著重的是點對點的發展模式。
因此,FLOSS 這個術語,可概括用於這兩個領域,融合此兩者的特性,而沒有特別偏向任何那一邊,成為數位藝術自由化新階段的代稱。
……
【FLOSS+Art】
►對使用數位工具的藝術家而言,因為商業上的保護和考量,數位工具向來隱藏了程式碼,創作者與創作工具的關係僅限於單純的「操作」,無法如同過往的優秀畫家熟悉自己的畫筆與顏料、雕刻家熟悉彫刻刀與媒材一般,與自己的作品擁有更深度的對話。也因此曾經一度讓創作者遠離了實踐藝術的根本。
如今 Floss 的出現對數位藝術家而言,使創作產生了相當有趣的變化,因為它提供了更多的透明性與可能性,讓藝術家可以瞭解其中的運作結構並且掌握更大的控制範圍,進而實踐數位創作的豐富多元,這個特性讓從事數位創作的人更像一位藝術創作者,也更能成為自我藝術性的主宰。
....................................................................................................................................
【延伸閱讀】
►〈寶藏巖口丁故事 OT Stories〉https://openlabtaipei.hackpad.com/-OT-Stories-rNjkp2kzMVH
►〈自爽經濟學:當 Maker 只是好玩!— 專訪 OpenLab.Taipei 共同創辦人鄭鴻旗〉http://buzzorange.com/techoran…/…/17/openlab-taipei-arduino/
....................................................................................................................................